绥化庆安城市公园及格木克河沿河公园 景观规划说明书
来源:庆安县人民政府 日期:2020-11-18
点击:36328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部分:总体规划
1.1规划范围、面积、性质
庆安县城市公园及格木克河沿河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北起商业街,南至哈伊公路,东以规划18号路为界,西至规划28号路。全长约8050米,河道两侧范围从5m至10m不等,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规划性质为综合绿地公园。
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27°30'~128° 35',北纬46°30'~47°35'。东以安邦河、依吉密河为界与铁力县界隔河相望;东北与伊春市接壤;南部与巴彦县、木兰县毗邻;东南与通河县相连;西接绥化市界;北靠绥棱县界。县城中心距省会哈尔滨市170公里。
1.2.1区域自然环境分析
庆安县属于低山丘陵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60-820米之间,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农业区平均海拔200米左右。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9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9℃;无霜期12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
1.2.2区域历史文化及旅游分析
庆安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三山环绕,九河汇流,四季分明,自然风光独特,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新石器时期的“杨玉坡”遗址、“石人沟”墓藏群,青铜器时期的“赵勤遗址”、辽金时代“岳家店”遗址等历史遗迹,记载着庆安4000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疙瘩山、金马驹、青水山、庙岭呼兰河、独角龙、石人城、青蛙、官五爷大山、双龙泉、更新送松、财神庙、龙母庙等神话传说,为庆安增添了浓厚的神奇色彩;高山密林深处,深深印着赵尚志、马占山、于天放、张占勤等抗日英雄的足迹;名噪全国的柳河“五七干校”,更让众多的老干部、老知青魂牵梦绕。现已建成望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柳河风景区、九龙泉度假村、人民公园、“靠山风景区、双龙山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柳河风景区,2004年4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每年来到庆安观光旅游的游客达10余万人次,来自旅游业直接、间接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规划现有区域内土地集中为农田、林地、果园和散落的村庄居住用地以及大面积的河套滩涂地貌。
格木克河松花江二级支流。位于庆安县南部。发源于庆安、木兰2县交界的大顶子山,从源头南流而下,于新民乡北端的耿家屯接纳双银河后,折向西,在欢胜乡永利村腰窝堡屯西北注入呼兰河。全长92公里,河宽12米,水深1.3米,流域面803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流域多为农业区,上游建有小型于小铺水库。
2.3道路交通分析
现规划区内有东侧庆发路、余庆路、南部哈伊公路等主要道路, 规划有鸡讷公路、西环路在规划区域南北向穿过。其中鸡讷公路、西环路是市区的主要道路,未来公园的大部分游客会从鸡讷公路、西环路及哈伊公路到达公园。
现状格木克河下泄水量减少,部分河道已经出现断流现象,部分河道及滩地丧失了维系生态环境及景观的水体,造成大范围土地干化、沙化,而且河水补充地下水的能力明显降低。生态环境退化。
规划范围内已经有一定的植被,主要为速生林地(杨,槐等),耕地和苗圃等,另外现状堤坝附近已经形成了带状的林地(杨树为主)。
3.规划核心任务
存在问题
l、绿地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没有发挥调解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2、城乡分隔,绿地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水平低。
3、规划区域内生态景观特色不突出,文化涵量较低。
4、规划区域内缺少多样化。水体也未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
规划的核心任务是:
1)生态恢复与保育。
通过景观规划,对上游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实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良好的生境和栖息地,增加格木克河上游生物多样性。构建区域内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通过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整个庆安大的环境品质提升的保障。
2)综合绿地公园构建。
通过景观规划使现有的沙化和干涸的行洪区域左支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生物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五个综合公园。
3)旅游业的促进。
通过格木克河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形成新的生态旅游廊道,并结合红色主题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城乡和谐发展。
格木克河上游与下游的衔接区域也是庆安区与农村结合的区域,通过景观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环境的改善和品质的提升,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城乡和谐发展。
5)对城市形态发展潜在的影响。
通过格木克河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景观品质的提升,带动城市建成区沿东西向有机生长。形成潜在的城市文化休闲度假区域。
4.项目定位
格木克河是流经庆安的最重要河流,可以称之为庆安的生命之河。综合了庆安与格木克河水的历史发展、现状条件、环境影响的分析。格木克河庆安段整体定位为:庆安的“生命之脉”
这一定位表达出水是生命之源,生态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整个河道生命之脉:整个庆安被河水一脉贯穿,所以整个河道区域景观规划都必须做好“水”的主题。
4.1.1河段功能分类
规划考虑到到格木克河在不同公园分区的功能以及与城市的关系,我们将整个格木克河庆安段划分为三个部分:
——湿地段(包括湿地科普景观区),以生态恢复为主,兼顾郊野生态旅游(如湿地科普游,野外生存游等);完善的线性滨水游览体系,城市与郊野的整合,市区、乡村、自然的延续,城乡互动和谐发展。
——保育段(包括百万园林休闲区、人民公园区),以密林集合水系为主,兼顾部分亲水节点,与密林区结合,以生态恢复和保育为主要目的,打造“百万园林”的生态主题背景。
——景观段(包括生态绿岛区、格木克河沿河公园区),以带状滨河景观公园的形式出现,丰富的亲水景观和节点式开放空间,是提升市区景观品质的主要景观段落。
4.1.3河道的衔接——通向自然的绿脉
各个分区河段的定位分明,同时,河道的有机衔接和贯穿,把城市引向自然,形成一条“通向自然的生态绿脉”。
4.2.1主题理念
综合格木克河在庆安的作用与意义,我们定位为:
紫气东来,怀玉抱珠
一脉五区,内联外达
4.2.1紫气东来,怀玉抱珠
1)水与城市的和谐
通过格木克沿河公园建设带动,把城市引向自然,实现了城市与郊区的和谐。
2)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格木克河沿河公园建设,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成为人们接触自然,体验生态的场所,人与自然界的要素和谐共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现代与传统的和谐
城市的现代化并不意味抛弃传统的文化,规划应当将当地传统文化的恢复记忆作为一个重点。“紫气东来”借河水流向,将文化与自然主题融合,格木克河自东向西流经庆安县,也将“以水为脉、生态兴城”的契机带给整座城市;“怀玉抱珠”为内涵锦绣之意,“玉”为人民公园游湖,“珠”为众多景观节点。
规划区域路网与党政中心环抱形态,人民公园内的游湖如同华光内敛的美玉,镶嵌在党政中心的怀抱内;格木克河水如一条蜿蜒的玉带,将璀璨如明珠般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通过城市传统文化的规划与现实景观的结合,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
4.2.2一脉五区,内联外达
5.规划目标
1)生态目标——完善格木克河生态系统。
2)景观目标——形成庆安“绿核”景观核心。融各类自然景观和生态体验于一体,努力创造人与自然相互对话,休闲游憩的活动场所。以生态文化繁荣为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
3)文化目标——整理城市文脉,围绕城市水系打造主题公园。
4)品质目标——提升绿核生态质量,保证公园景观功能。为市民提供全年龄、多功能的休闲开放空间。建立湿地植物花园,鸟类等湿地动物观测站,生态体验营地等科普教育区域,提升全市环保意识和参与自然的意识。
5)产业目标——以格木克沿河公园为核心,打造城市旅游名片,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6)联动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作为市区——郊区和谐发展的纽带作用,创造宜居环境。以五个独立公园园区为发散点,提升周边地块价值。
6. 景观结构
6.1景观结构分析
公园规划最大限度地遵循自然的进程,将公园为一脉,五区,三环,两带的结构体系。
6.1.1.一脉
一脉为格木克河庆安县段,蓝色的廊道贯穿起五个公园的整体结构。
6.1.2.五区
依据水体的净化,动植物栖息地的构建、科普教育和大众休闲旅游的有机衔接等一些列要素的综合分析,从西到东依次划分为五大区块,
1)湿地科普景观区:位于西侧,以湿地景观、生态保育、科普教育、老年活动为主。
2)百万园林休闲区:以百万园林种植为主题背景,展开林荫下的各类活动,市民体育休闲活动为主。
3)庆安人民公园区:原有公园,维持原“一池三山”的核心结构,以景观改造为主。
4)生态绿岛区:属于过渡结合地带,保证原有的杨树林的完整性,环水而建,形成生态绿岛,以水岸为主要景观及活动空间。
5)格木克河沿河公园区:规划河道景观,以带状沿河景观公园为主体,形成有层次的开放滨水空间。
6.1.3.三环
规划范围内的五个功能分区,即五个风格各异的公园,每个公园有各自完善的交通网络,同时五个园区的主要交通又是连续贯通的。其中主要以三个环路打造景观环带:
1)湿地景观环带:围绕康乐活动园、景观浮雕墙、湿地绿岛及科普花园等主要景点形成环路。
2)休闲亲水环带:将百万园林休闲区和庆安县人名公园的主要交通串联,形成以体育休闲、亲水游赏为主的休闲环路。
3)生态绿岛环带:以生态绿岛杨树林为核心,形成围绕“生态绿肺”的健身生态散步环道。
6.1.4.两带
1)沿河景观带:以格木克河为脉络,完善河道景观及生态系统,分多个节点的开放亲水空间,形成带状滨河公园景观带。
2)步行景观带:围绕百万园林休闲区及庆安人民公园区,沿城市道路方向,形成人行道——绿地公园相互渗透的形式,形成两条带状步行景观带。
7.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7.1.陆路交通
规划范围内的五个功能分区,即五个风格各异的公园,五个功能分区被城市交通环绕,交通规划不建议机动车在园区内通行。每个分区独立成片,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湿地科普景观区设有南北主入口各一个,南北次入口两个;百万园林休闲区设有北入口一个,东侧次入口两个;人民公园区维持原入口两处,增设步行景观带次入口若干。
为了更利于人的湿地体验和亲近水,规划了多处出挑水中的木平台和木栈道。规划主路宽6m,游步道宽3m,小路1.2米,均采用软质材料铺设。
7.2.水路交通
规划庆安人民公园内湖泊为为游船游览区域,设置两处游船码头。
第二部分:分区规划
1.功能分区
1.1湿地科普景观区
规划大面积的生态保育林,作为生态修复和动植物栖息的区域。
设置以老年人健身养生活动为主的康乐活动园及林荫休息区,并设有以学生户外学习为主要功能的科普平台、科普花园,观察森林中植物的演替,动物的栖息。
1.2百万园林休闲区
设置休闲集散广场、市民体育休闲场地(如:羽毛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林荫休闲广场等市民活动场地。
在原有林地基础上,补植大量乔灌木。形成“百万园林”的生态背景环境。
1.3庆安县人民公园区
通过对现状的景观改造,营造郊野湖泊的景观,维持原湖中岛屿及水域空间层次,增设游船码头。
沿湖种植水生植物,设置露天剧场和服务中心。成为人们活动,体验自然的郊野休闲场所。
1.4生态绿岛区
与现状杨树林地有机衔接,规划河道滨湖步行带,种植观赏性水生植物。沿湖滨步行带种植花园,蝴蝶花园和昆虫园,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主题也与生态郊野的环境相适应。
1.5沿河公园区
通过对沿河两岸的生态梳理,形成带状结合节点形式的沿河公园。沿河公园规划为三个区段,分别为以“曲水留芳”为主题的曲折水面配合丁香等香味树种景观,以“踏水观澜”为主题的亲水空间,以“平秋逐浪”为主题的弧形台地散步空间。
第三部分:专项规划
1.水系规划
以原自然系统的形态分布格局进行设计。沿河道有凹岸、曲流、生态岛等,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植被为各种生物繁衍创造了适宜的生境,可减低水流速度、蓄水涵水、削弱洪水的破坏力。
纵断面的形态设计,对河道的生态多样性至关重要,无论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都能够很好的保证生态完整性和景观性。因此,纵向采用台地式设计,形成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空间。同时针对不同的岸边环境,应采取不同的水岸空间处理方式,用自然化的手段,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区域。
2.植被生态与景观规划
2.1植被景观规划
2.1.1主要树种选择
选择乡土树种为主,乡土物种是通过多年的物种选择证明适宜生长于本地生境的物种。在恢复及建立湿地植被时,利用本地物种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也可节约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包括非正常因素的人为引入),则易给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树种选择分为基调林带:风景林带:下层灌丛: 耐水湿乔木: 湿生草本:沙生植物:地被花卉:
1)主要树种
基调林带:银中杨、钻天杨、垂柳、旱柳、核桃楸、蒙古枥、春榆、家榆、
风景林带:山楂、山杏、山丁子、山梨、五角枫、紫椴、山槐、水榆花楸、花楸、茶条槭、金叶榆、紫叶稠李、
针叶林带:落叶松、白扦、青扦、云杉、黑松、臭冷杉、杜松、、圆柏、匍地柏等
下层灌丛:重瓣榆叶梅、紫丁香、白丁香、黄刺玫、四季玫瑰、金银忍冬、佛头花、金老梅、红瑞木、柳叶绣线菊、粉花绣线菊、珍珠梅、接骨木、东北扁禾木水腊、桃叶卫矛
耐水湿乔木:垂柳、旱柳、
湿生草本:鸢尾、千屈菜、芦苇、香蒲、小香蒲、荷花、菖蒲、黑三棱、水葱、红蓼、水蓼、香蒲、水莎草、灯心草、泽泻等
地被花卉:早熟禾、白三叶、金山金焰绣线菊、鸢尾、萱草、景天、鼠尾草、卷丹百合、马蔺、蒲公英、紫花地丁
根据规划区域内各区域特点以及现状植被条件,将植物的种植类型分为以下六类:密植林、开阔草地、湿地林、两栖林、疏林花地和矩阵式林地。
2)水生植物
按照植物的形态特征,将湿地植物中的水生草本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四种;按照植物生境将其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沼生植物三种。
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香蒲、菖蒲、水葱等
浮水植物:睡莲、萍蓬草等
沉水植物:水草等
结合各地块的景观特点,进行植物造景,运用被北方植物群体打造植物四季景观,最终形成春夏观花、秋赏枫叶、赏果、冬季有绿色的四季植物景观效果。
2.1.2种植密度
维持原有自然风景林,结合部分规划风景林以及沿河植物,补植树种。主要的植物种类是以乡土树种为主,再结合景观环境的需要选用适宜的景观植物。根据景观的需要和森林保育的要求,将规划区域内的植物分为低密度种植、中等密度种植和高密度种植三种种植方式,以满足景观、活动和生态的需要。
3.无污染休闲旅游与科普教育规划
规划区域倡导无污染旅游活动,并结合现状融入科普教育,人们主要的活动集中在规划区域的广场、林地区及亲水区。将人为活动分为参观类、保健类、娱乐类、运动类、参与类、学习类六大类型,这六类活动遍布于整个景区。根据人活动密度和频率,在景区内划出主要的活动范围,也就是人类活动主要干扰区域。
3.1水上运动
主要集中分布在滨水区域,主要提供水上游船、垂钓、涉水等项目。结合湿地科普以及观赏活动,在湿地区域还给游人提供水生植物观测及野生鸟类观测等活动。
3.2陆地活动
是园区内最主要的人为活动方式。除游览观景和湿地植物观测以外,陆地活动还包括民间自发广场舞、民间节日庆典演出、风筝节、婚庆户外拍摄、自行车游览、篝火烧烤等活动项目。服务于这些活动项目的服务设施成点状分布,于园区内各个主要交道要道附近,方便游人使用。
3.3活动的内容与行动的组合
活动类型 |
活动内容 |
参观类 |
观赏自然、人造景观 |
自行车游览 |
红色主题旅游参观 |
保健类 |
健身石子路、健身散步道 |
森林氧吧 |
鸟类、植物观赏 |
娱乐类 |
儿童游乐活动 |
民俗、节庆庆典 |
其他娱乐活动 |
运动类 |
冬季冰上活动 |
门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 |
其他运动,如太极拳、晨练等 |
参与类 |
民俗、节日庆典 |
民间自发活动,如广场舞等 |
其他参与活动 |
学习类 |
湿地植物科普学习 |
湿地新资源科普学习 |
其他科普学习 |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1服务性建筑
游客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游客提供在园内游玩的全面信息并解答疑问。建议游客中心为局部两层生态型建筑,使用木制、砖石和部分轻制钢材为主要的结构,融环保厕所、太阳能发电以及内部自动废物降解于一体。
散布在园区内各个位置,主要以生态的原始形态展现在游人面前,为游人提供最便捷的各种游憩需要。其中包括厕所、茶室、码头等各种服务性设施。同时还规划了垂钓俱乐部,露营烧烤俱乐部,科普展示体系等
4.2标识系统
在整个园区内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为游人提供了导航的作用,更展示了公园的整体形象和生态理念。作为自然性质的综合公园,更多的是选用木制、石制材料做的标识系统,在主要道路和出入口处采用立方体形的多面标识系统。
而作为城市步行景观带,较为贴近城市干道,体现城市现代气息的开放空间,则选用较为城市化、现代感强的标识系统。